当前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学习 >
分享到:

易经学习

易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2013-01-1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学习 | 点击:

明清之际,中国著名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方以智(侯外庐语)曾经对“源”与“流”的关系进行过辩证分析。他指出:所谓“源一流分”,是指多源都本之地心之一源,譬犹人津液汇生,而“归于经络之血”;而“源分流一”,则是指江海之一发源,多因泉出山凹而成溪,“一山十凹,则十溪,则始源之多也无童数,渐流至麓而成溪,溪与溪合,出与别河合,渐合渐大,始与四渎合,然后入乎海”,各皆暗流入地心,“源而流,流复为源”(《东西均•源流》)。用这种源流辩证统一论比况中国的文化传统,可谓十分贴切。《易传•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此所谓“同归殊途”,正是言“源分流一”;而“一致百虑”,既是前文的重复,也包含了“源一流分”的意思。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一个众源流--源一流分——众流归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人类的幼年时期,由于大脑开发的浅稚、实践能力的低下、实践目的的模糊、实践范围的狭小、实践对象的复杂,大自然虽然敞开了无私的怀抱,但他们不能有效地去领略和把握其中的奥秘。于是便产生了对自然力的神秘的迷信和崇拜,而趋吉避凶的功利追求又把这种感情准宗教化,进而形成了屈从天命的宗教迷信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在原始社会,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迷信。从文化学角度说,这种早期的巫史文化,也正是文化传统之众源。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部落的相对集中,人类的文化活动出现了众源归一的趋势。在中国,其主要标志便是《易》。自中国奴隶制社会以来形成的《易》文化,从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之源,伴随着历史的流逝而衍生出众多的流派,这种源一流分,正是对众源流一的否定和发展。

易经文化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统

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如何科学地对待传统的问题,巳经成为思想界的一个热点。所谓“传统精华”论,主张对旧传统兼收并蓄的理论,早已遭到过批判,尽管偶尔也能听到全面复活传统,“药方只贩古时丹”的主张,并以中国的传统振兴了亚洲“小龙”为凿凿论据,但毕竟不能引起共鸣。所谓“传统包袱”论,以为中国近百年来之所以落后,就在于传统这个包袱背得太沉重的缘故。因而主张甩掉包袱,彻底洗脑,用外国的东西取代中国的传统,实行“全盘西化”。这种数典忘祖的理论,由于不切实际也自然地遭到了应有的批判。时下比较容易被接受的、通行的是对传统的“一分为二”论,也即是把传统当作一个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统一体,然后用所谓“辩证”的手术刀,将其“破作两片”(朱熹语),如同对待一只溃疡的苹果,保留精华,扬弃糟粕。事实上,这种简单的做法并非辩证法,而是典型的形而上学。

这里有一个传统观的问题,是易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所谓传统,乃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历史范畴。传统总是文化的,故又称为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顾名思义,就是文化的承传系统。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区别于他民族以保持自身特色的文化传统。传统伴随着人类的文化活动而诞生,也伴随着人类文化活动的推进和发展而形成巩固和发展。首先,传统是某种文化的积淀,它是亘古以来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依据自身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而获得的文化成果的积淀。日积月累,延绵承传,以至成为人们习惯性地遵循的意识和行为规范,这便是传统。传统具有一种承前启后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其次,传统是一种多元复合的价值体系。传统不是单一的。从其构成来讲,它是不同民族、部落文化成果的复合,呈源分流一之状;一旦形成传统,它又多向辐射,呈源一流分之势。从层次来讲,它又有雅俗之分。前者指奠定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的东西,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后者指包括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在内的风俗传统等等。总之,它是一个包容万有的体系。文化传统之积淀,反映了先民们以各自的利益为标尺对传统文化包括域外文化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它是一种经过否定以后而保留下来的肯定。这种链式的积淀,实际是一个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文化价值体系。再次,传统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人类的文化活动,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这一普遍规律。人类文明发展与前进的轨迹,也就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传统。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没有扬弃和保留就没有更新,也就没有传统。所以传统又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僵化的,它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代。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辩证的否定过程,是联系一个民族由过去走向未来的纽带,在中国的易文化,称作“曰新”,“生生”不已。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犹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8页)也就是说,随着历史的推移,传统的内涵愈益丰富。最后,传统还是正面和负面辩证统一的有机复合体。此所谓“有机复合”,既是说正面和负面同时存在于对方之中,又是说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阶级利益和时空条件的变化,曾经是正面的东西,也许会变成负面,反之亦然。所以传统总是具体的。它既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这就给我们正确地反思传统、评价传统,提出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高要求。

无论是易经文化不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人创造的。人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传统之中,不能自外于传统,简单地把传统当作认识对象去裁量取舍。人在创造传统或传统形成的过程中,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传统的制约和塑造,这是传统的反作用。人是很难超越于传统之上去抽象地对传统进行精华和糟粕的定性分析的。人们只能对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的文化传统进行具体的、阶级的、历史的和辩证唯物的分析。所以,传统是流,不是源。传统的最终源泉,是人类亘古以来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正因为文化传统是人们通过朱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形成的认识和积累,而且是根据人自身的功利目标为尺度的一种价值选择,所以,传统作为一种矛盾统一体,其正面的优秀传统总是居于主导的方面,其负面的不好的传统则总是居于非主要方面。换言之,文化传统从整体上看,总是优秀的。这是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的共性。

文化传统总是具体的,只有具体的民族文化传统,没有超民族的一般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也就是指某个民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产方式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最能反映该民族本质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着共性的东西,但主要的是具有民族个性的、特色的东西,所以民族文化传统又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标志。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xx/184.html


易经学习推荐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

易经八卦之解卦的心法入门,现在假设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出卦名了…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

易经智慧:君子自强不息的故事 《易经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


周易算命最新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面相学四季和月令气色诀 ◎论四季气色: 1、春季(五行属木),…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面相学:五行形局生克互变诀 1、金形(一)兼火局,白中带红(微…

国易堂阅读排行
热点专题
Copyright © www.guoyi360.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易堂 | 周易算命 | 易经算命 | 生辰八字 | 算命最准的网站 | 网站地图 | RSS | 鲁ICP备2020040142号-13 |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