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相传是4 600余年前黄帝时代的大挠氏所创。干支的原始意义,指树干和树枝,如严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乾也。”“支,犹枝也。”故支有时也称枝。干,古人最初仅用来记日。每天的计算以日出、日没为准,日出一次就是- -天,所以干又叫天干。支,最初是用来记月的。每一个月是用月亮的盈亏来计算。亮盈亏一次,就是一月。从阴阳属性上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支又叫地支。天干有十个,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位,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成、亥。
用地支来记月,一年十二个月正好跟十二个地支相配:正月建寅,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已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成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上面地支的序列是从子开始,而这里跟子相配的月份却是十一月,这是因为周朝之历据说是以十一月为岁首的。定正月(寅)为一年之初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的。
然而,单凭十个天干来记日,则每月可能有三个天于相同的日子,这就不易辨别了。于是,就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按次序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这就产生了干支纪日法,也叫甲子纪日法。十天f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因此,按序组合的一次循环,就是六十组不同的干支,称为六十甲子。前文已经列出用于支记日的方法后来渐渐被引用到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上,这样,干支记年、记月、记日、记时的-整套历法符号系统渐次地形成了。从出土的甲骨文资料看,干支在商代中叶已经普遍使用。根据夏代后期的几位帝王的名字,可以断定,夏代已用天干记日,并以十日为一旬。商代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日、记旬的。从现存文献资料看,干支从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已已日起用于记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止,计有2 600多年的历史,术有一中断,这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记日文字记载。图.在上古充满迷茫和哲慧的漫长岁月里,作为历法符号的干支逐渐被兴起的阴阳五行思潮所浸润。从前文提到的春秋时期人的名和字包含了五行相生之义来看,天干跟五行在那时已经匹配起来了。《左传》昭公七年有占星家梓慎关于宋、卫、陈.郑四国大火灾的一番议论:“其以丙子若壬午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千午,不过其见之月。”这里可以窥见,大概鲁照公之世(公元前541年一前 510年),在天文学方面干支跟五行的配合已经有所应用了。
到战国初,在阴阳五行初具系统的《管子》冲,干支开始作为五行的符号。《管子●五行》篇中就用“甲子木行御”,“丙子火行御”,“戊子土行御”,“庚子金行御”和“壬子水行御",由此将- -年分 为五个阶段。在战国末《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宇宙图式里,十天干已经齐整地进入了五行体系。但“十二纪”并没有用地支来表示月份,而是以太阳所在星宿的位覺来定月令。到了汉初的《淮南子》.则加上北斗斗柄所指的不同方向(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来配月份.这样,十二地支也就正式进入了当时的宇宙框架。并且,干支跟五行的匹配也系统化了:
甲乙寅卵,木也;丙丁巴午,火也;戊已四季,土也;庚辛中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
在两汉,随着人们对统一的宇宙图式的探索,天干地支已经完全汇融于阴阳五行体系中了。此时,干支的次第先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像一、二、三、四,仅是一个个数字符号而已。它包含了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包含了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茂、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整个运演过程。对于干支序列所表示的这类意象,《史记●律书》、《汉书●历律志》都曾作过较详尽的描写。中显然,这时作为历法符号的千支已俨然成了阴阳五行的具体代号,无怪乎不少前贤误以为干支打从开头起就是跟着五行来的,比如隋代萧吉在其《五行大义》里就说“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
天干地支符号系统跟阴阳五行的融合,形成了干支符号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内容是:这个模型的出现,使阴阳五行理论公式化了。这就为《内经》五运六气说的推演程序创造了条件。因为天干地支符号原先就有标记时间的功能,现在又蕴涵了阴阳五行的信息,这样,字宙间在时间序列上的阴阳五行的变化,就可以通过干支符号的排列而显露出来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bzml/9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