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乾凿度》中的易卦与十二辰相配之法,清代学者黄宗羲在《易学象数论.乾坤凿度二》中作了详细阐述:
主岁之卦,以《周易》为序;而爻之起贞,则以六日七分之法为序。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故从初爻起为贞。其卦于六日七分在某月,即以某月起初爻。阳卦左行,阴卦右行,两卦以当一岁。前为阳,后为阴。“左行”者,其次顺数;“右行”者,其次逆数,皆间一辰。乾于卦序在四月巳,坤于卦序在十月亥。今乾初不起四月,坤初不起十月者,以十一月阳生,五月阴生,乾坤不与众卦偶,故乾贞于十一月子。坤又不起于五月者,五月与十一月皆阳辰,间辰而次则相重矣,故贞于六月未,舍午而用未,是“退一辰”也。屯序在十二月,蒙序在正月,各以其月为贞。师序在四月,比序亦在四月,阴卦与阳卦同位,阴卦退一辰而贞五月。阳卦在阳辰,阴卦亦在阳辰;阳卦在阴辰,阴卦亦在阴辰,皆退一辰以为贞,不特同位然也。泰在正月贞其阳辰,否在七月亦阳辰也,自宜避之,以两卦独得乾坤之体,故各贞其辰,而皆左行。中孚贞于十一月子,小过正月之卦也,宜贞于二月卯,而贞于六月,非其次矣。故云“法乾坤”。盖诸卦皆一例,惟乾、坤、泰、否、中孚、小过六卦不同,此是作者故为更张,自乱其义。而《注》言泰卦当贞于戌,否卦当贞于亥,抑又不知所据矣。
黄氏所论甚为中肯。为便于读者理解,兹在黄氏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阐释。《乾凿度》爻辰说中六十四卦主岁的顺序,是按照通行本《周易》卦序为序;而六十四卦初爻所起之辰,以孟喜易学中“六日七分卦气图”为准,即六十四卦所在六日七分卦气图中所处的月份。于是便会产生一个问题:孟喜卦气图中的十二侯卦分内外,所值之日横跨两个辰.(月),以哪个辰为准?按孟喜的六日七分说又见于《易纬. 稽览图》,于此可见十二侯卦在十二辰上的归属。《稽览图.卷下》日:
小过、蒙、益、渐、泰、需、随、晋、解、大壮,豫、讼、蛊、革、夫展。旅、师、比、小畜、乾。大有、家人、井、咸、娠中。鼎、丰、涣、履未。恒、节、同人、损、否、巽、萃、大畜、贲、观面。归妹、无妄、明夷、困、剥、 艮、既济、噬嗑、大过、坤玄。未济、蹇、颐、中孚、复子。屯、谦、睽、升、临、坎六,震八,离七,兑九。已上四卦者,四正卦,为四象。每岁五月(卦)。卦六日七分。每期三百六十六(五)日,每四分(四分日之一)。
可知卦气图中十二侯卦与十二支的搭配方式是:屯配丑,小过配寅,需配卯,豫配辰,旅配巳,大有配午,鼎配未,恒配申,巽配酉,归妹配戌,艮配亥,未济配子,即皆以侯卦所主之节气所在的月份为准。但是,《乾凿度》中六十四卦初爻之纳辰,并不是完全依据于卦气图,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一是关于卦爻纳辰 上的“左行” 和“右行” 问题。其意义当与京房易学在爻纳支上采取的音律上“左旋”“右旋”的步骤相同,即“左行”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前进,“ 右行”是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前进。《春秋纬.元命苞》日:“天左旋,地右动”,“地所以右转者,气浊清少,含阴而起迟,故右转迎天,佐其道”围。可见“左旋”“右转” 是环绕圆周的相反运动。故《乾凿度》曰乾坤“ 并治而交错行”,“交错”正是行进路线上的相反相对之意。如此,关于乾坤两卦爻之纳辰,按《乾凿度》“乾贞于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坤贞于六月未,右行,阴时六”之说,则乾卦自初九至上九依次纳“子、寅、辰、午、申、戌”,坤卦自初六至上六依次纳“未、巳、卯、丑、亥、酉”(见图4-6)。此与京房易学乾坤两卦交纳支方式完全一致,可见《乾凿度》爻辰说乃是受了京房易学纳支学说的启发而建立起来的。清人惠栋在《易汉学》中认为郑玄乾坤两卦爻纳辰的方式与《乾凿度》爻辰说一致,皆为“左行”,坤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纳支“未、酉、亥、丑、卯、巳”,是不正确的。
二是关于阴卦“退一辰以为贞”的问题。+二辰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辰,“丑、卯、巳、未、酉、亥”为阴辰。《乾凿度》将六十四卦按照通行本卦序分为三十二对,主三十二年。每一对卦中一为阳卦、一为阴卦,也即是卦序中的奇数卦为阳卦,偶数卦为阴卦。按照卦气图,如果一对卦中两卦的初爻皆纳阳辰或阴辰,则十二爻纳十二辰时不免出现有的爻纳辰相重、有的辰没有爻相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乾凿度》采取的方法是阳卦纳辰的方式不变,而阴卦则“退一辰以为贞”,因阴卦“右行”为进,故退一辰即是左行一个辰位。如丰卦和旅卦,分别为通行本卦序的第五十五和五十六卦,丰为阳卦,旅为阴卦;按卦气图,丰初爻纳未,旅初爻应当纳巳,二者皆纳阴辰,则旅卦初爻“退一辰以为贞”, 左行一个辰位至午,故旅卦初爻纳午。
以上是关于《乾凿度》爻辰说的基本原则,但卦爻在具体纳辰的时候,还有三对特殊的卦例,需要作具体的说明。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oyi360.com/yjxx/96716.html